深山里的電影情懷
2009-12-21
——記慶陽華池縣放映員郭成軍
“我是一名農村電影放映員,不管山有多高,路有多遠,只要能讓鄉(xiāng)親們看上電影,再苦再累我也值得……”這是放映員郭成軍時常說的一句話。作為一名熱愛農村電影事業(yè)的人,2008年,郭成軍積極報名加入到放映員的隊伍中,一年來,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履行著自己的承諾,用自己的敬業(yè)精神為農民群眾帶去精神的食糧。
村民們常這樣說:“自從老郭來了,村里的黃昏變得格外熱鬧,城里人能享受到的,咱農村人同樣也能享受到”。是的,電影屏幕展開,嘹亮的歌聲響起,村里的老人、小孩、年輕人都會不約而同地從四面八方趕來,享受這山村里的文化大餐。然而,郭成軍心里明白,只有他敬業(yè)地工作,這項好政策才能真真切切地讓農民得到實惠。
由于農村電視的基本普及,農村電影在下鄉(xiāng)放映過程中,難免遭遇到一些村干部的不理解和不支持。甚至一些村干部不予配合。為了這些煩惱,郭成軍沒少花費精力給他們做思想工作,耐心地給那些村干部講政策,直到他們心悅誠服。為了干好這份工作,他積極發(fā)揮模范帶頭作用,每月及時超額完成公司制定的放映計劃,帶動其他放映員積極地完成自己的任務。在電影題材選擇上,他積極與分公司聯(lián)系,精心設計,科學搭配,使得群眾看的滿意又受教育。
2009年兩節(jié)期間,按照縣文化科技衛(wèi)生“三下鄉(xiāng)”活動的整體部署,他主動承擔送電影下鄉(xiāng)任務,放映工作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,服務農村改革反戰(zhàn)穩(wěn)定的大局,貼近實際,貼近生活,貼近群眾,在促進農民增收、豐富農民文化生活上作出了應有的貢獻。今年3月份,郭成軍駕駛著三輪車行駛至一下坡路段時,剎車突然失靈,如果他自己跳車,就會很安全地擺脫危險,然而為了保全車上價值數(shù)萬元的放映設備,他選擇了將三輪車開向公路內側里的墻上,設備毫無損傷地保全了下來,而郭成軍的腳踝卻由于巨大的沖力而撞在機子上,嚴重受傷。受傷后,郭成軍仍然不忘給群眾放電影的使命,他不能駕車就雇人幫他駕車,當他帶著傷出現(xiàn)在鄉(xiāng)親們的面前時,許多人都感動了,大家紛紛幫他組裝設備,放完電影后,幫他收拾好東西才漸漸離去。他之所以這樣執(zhí)著,是因為他明白,只有這樣按時不斷地為群眾放映才能廣泛調動群眾的積極性,才能穩(wěn)定放映事業(yè)的基礎。
華池縣境內山大溝深,溝坎相間,交通不便,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34人,人口稀少且居住極為分散。一年來,郭成軍克服重重困難,采取自備三輪車拉運,發(fā)動群眾畜馱人背等方式,運送電影設備進村入口,足跡遍布他所管轄的3鄉(xiāng)21村各個村莊,他的身影已被那里的村民所熟知,工作已被所在鄉(xiāng)村認可。由于他樂觀開放的性格,使得做起群眾宣傳工作來得心應手,所以他下鄉(xiāng)放映以來,不僅贏得了良好的口碑,而且為農村放映事業(yè)打好了群眾基礎,深得農民歡迎。
上篇:
下篇: